近日,菠菜导航担保网信息工程学院“青春笃行 筑梦泰宁”乡村振兴实践团深入泰宁上青乡、新桥乡、杉城镇等地开展了为期七天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实践团围绕校地共建、支教助学、产业助力、非遗文化传承等,发挥专业优势在服务社会和乡村振兴火热实践中书写青春的责任与担当。
支教助学,注入乡村教育振兴新力量


上青乡中心小学支教合影
“青春笃行 筑梦泰宁”乡村振兴实践团在上青乡中心小学开展支教助学活动。实践团在美育上下足功夫,开展环境保护、传统文化等主题课程,以兴趣激发动力,以美育塑造心灵,通过开展“变废为宝”“默契绘画”“脸谱绘制”等小游戏,不断拉进与小朋友之间的距离,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实践团将青春色彩融入支教助学,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展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彰显青年学生的责任与担当,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校地共建,增添乡村组织振兴新活力

与上青乡共建大学生乡村振兴实践基地授牌仪式现场
菠菜导航担保网信息工程学院与泰宁县上青乡大学生乡村振兴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在上青乡政府举行。上青乡负责人详细介绍了上青乡在组织振兴、文化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等方面的工作举措,并希望学校能结合产教融合、应用研究、科研转化、专业技术,帮助他们解决在作物种植、抖音运营上的相关困难。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表示,他们将立足乡镇实际,多方联动,发挥专业科研优势,结合当地发展的特色产业,通过电商技术人才培养孵化、农产品直播推广、乡村文旅产业传播等方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双方共同达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交流、携手共进、联合育人”的建设目标。

开展“乡村振兴走基层,青春聚力正当时”服务基层大学生面对面座谈交流会
实践团还邀请了上青乡服务基层的选调生代表、“三支一扶”代表和服务乡村振兴计划大学生志愿者代表,共同开展了“乡村振兴走基层,青春聚力正当时”面对面座谈交流会。5名青年代表从不同维度向实践团分享了在基层工作的心得体会与经验感悟,并与实践团队互动交流,让学生在走进基层和了解基层的过程中,激发扎根基层、奉献基层的决心,进而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
专业助农,激发乡村产业振兴新动能

了解兰坑茶业制茶工艺和流程

与兰坑茶业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现场

兰坑茶业实践合影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上青乡立足当地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环境优势,发展了较多的特色产业,有力地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实践团先后走进兰坑茶业和游浆豆腐厂,并在兰坑茶业开展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授牌仪式。同时,聚焦“互联网+助农”新模式,紧跟新时代电商发展潮流,充分发挥电商专业优势,通过脚本策划、实地取景,把上青乡的茶产业和游浆豆腐产业以视频形式展现出来,助力特色产品的宣传,把专业知识从大学校园搬到田间地头,为当地农产品推广打开新思路,为产业振兴增添新动能。
足迹追寻,汲取岭下红色文化新感悟

参观“三个不要忘记”主题馆

访谈岭下村老书记黄建华
实践团走进新桥乡岭下村开展“追寻领袖足迹 体悟伟大变革”主题实践活动。岭下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实践团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实地走访老游击队员黄炳茂之家、“三个不要忘记”主题馆、米酒制作展示馆等地点,聆听“三个不要忘记”和“一杯米酒”的故事,访谈岭下村老书记黄建华,他深情讲述了黄炳茂的革命故事,回忆了1999年7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深入泰宁县新桥乡岭下村调研老区工作时的情景。进一步了解了岭下村将红色文化、绿色生态转化为发展优势,因地制宜建设美丽乡村的全过程。实践团深刻领悟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提升了学员们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下基层”重要批示精神的行动自觉,增强了参与乡村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非遗体验,领悟乡村文化振兴新内涵

体验大龙乡擂茶制作

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制作鱼子灯

体验上青乡棕编制作
泰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共有在录非物质文化遗产43个,展示泰宁悠久的历史与人文风貌。实践团走进泰宁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院,了解非遗文化的历史起源与发展,与非遗传承人进行面对面的座谈,充分感受了非遗文化的魅力,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学习和体验了大龙擂茶、茶东坑鱼子灯和上青棕编的制作,更好的理解文化背后的历史内涵。实践团也通过视频拍摄的形式,助力非遗文化的宣传和推广,提升当地文化的关注度,助力文化传承,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下一步,团县委将继续积极与各大高校对接,加强与高校之间的联系与合作,让更多的青年走进泰宁、了解泰宁、推广泰宁,为泰宁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