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三个好”专栏 >> 书记好党课 >> 正文
书记好党课展示(棚改“小”区的“大”民心——福州苍霞的蜕变故事)

一、主讲人简介

陈小华,女,菠菜导航担保网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

二、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们党课的主题是《棚改“小”区的“大”民心——福州苍霞的蜕变故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也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根本价值取向。那如何理解“坚持人民至上”呢?让我们先来看一组数字。

2000—7—2,8—27—1—3441。

这是一组特殊数字,指的是2000年7月2日,8天,27天,1年,3441户。背后是一段跨越二十年的沧桑岁月。下面请跟随我沿着这组特殊的数字,一同探究一段跨越二十年的“守护民心、人民至上”的感人故事。

(一)听民声、解民忧——20年前的忧民行

2000年7月2日,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来到他们家。房屋是木板拼接的,狭小逼仄,不足9平方米,挤着一家三口。当时正值炎炎夏日,屋内犹如蒸笼,十分闷热。习近平同志说:“我们在中午最热的时候来看,才能真正体会到住棚屋区群众的困难和疾苦。”“请给群众捎个话,政府一定不辜负大家的期盼,把好事办好。”

就在调研后第8天,苍霞棚屋区改造工程正式拉开帷幕;仅27天,就顺利完成了世纪搬迁工作;1年后,拥有五个组团,占地113071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265346平方米的苍霞新城落成,3441户居民顺利回迁。

习近平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当谈到“工作中最满意的一件事”时,他这样说,“应该说满意不满意,还要看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关系到人民群众一些生活的,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些项目、一些工程实施完成了,我们都会感到很满意”。习近平强调把人民群众满意度作为党工作成败的评判标准,树立了鲜明的为民导向,厚植了为民底色。一次忧民行,创造了让百姓念念不忘的“苍霞速度、福州样本”。

(二)想民盼、解民困——10年前的解困行

10多年过去,苍霞新城已成为老旧小区,停车难、养老难、电梯难、物业难......为苍霞的蜕变抹上了一层阴影。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福州市政府始终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把好事办好”的殷切嘱托,坚持系统理念、创新理念,既提升完善硬件设施,又进行民主社区、智慧社区、养老社区、爱幼社区、文化社区等“软件”建设,还创新资金筹措模式和设计施工运营一体化的长效管理模式,努力打造“街区融合的典范、老城更新的样板、社区治理的标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苍霞在“问计于民”上的探索与努力。为解决“停车难”问题,苍霞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与项目团队通过入户访谈、现场调研、组织座谈、召开评审会等方式,在深入了解居民需求后,确定了“交通、水系、绿化、基础配套”等整治重点,为苍霞的新生活写下了鲜活注脚。

想民之所想、解民之所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时讲话所指出的,要“在发展中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引导激励广大群众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现在,我们的生活又一次迎来巨大改变。”小区居民们高兴的说,现在小区停车不乱了、上下楼有电梯了,大家感到很幸福,特别是小区里的三捷河,又绿又美,还有休闲步道。

(三)增民生、守民心——新征程的幸福行

新时代新征程,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了新苍霞的新追求。民有所呼,我有所应。2021年9月,苍霞新城开启了新一轮改造,按照一次实施、两期建设进行安排。第一期嘉和苑组团,总共771户2500多人,打造由长者食堂、儿童梦想空间、党建文化中心、幸福便民驿站等组成的“民生服务综合体”。还利用宅间的空地,增加公共配套设施,打造了绿地、40多个停车位、健身小径等。此次改造还将完善居民健身、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居民文化活动室、社区家园事务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大厅、少儿托管服务中心、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等配套,满足各年龄段居民需求,打造舒适的“五分钟便民生活圈”。2022年底,改造项目获评全省城乡建设品质提升老城更新样板项目第一名。

苍霞新城二十年间的华丽蜕变,擘画了一副听民声、解民困、守民心的接续奋斗蓝图,更是书写了一卷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的动人乐章。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民之所优,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新时代青年党员更应深刻感悟“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以时不我待、百舸争流的勇气,落实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担当,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在平凡岗位中实现“服务人民,奉献祖国”的抱负。谢谢!


下一条:“书记好党课”展示 (乡村振兴的“下党”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