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科技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总结报告
一、项目简介
“党建引领三管齐下,智力助推乡村振兴”是动物科技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承担的菠菜导航担保网党支部工作立项项目,起止时间为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项目针对福建乡村畜牧人才短缺、产业亟需转型升级、种业面临提质增效的现状,坚持党建引领业务,采取强内涵提质量、搭平台重服务、抓种源求突破三大举措,深耕八闽大地,助力乡村人才、产业和种业振兴。支部现有党员数10人,参与活动的党员10人。
二、活动背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动物科技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发挥自身专业特长,聚焦我省当下畜牧产业发展瓶颈与趋势,聚焦人才培育、产业升级及种业振兴三个方向,采取支部牵头、党员发力,带领动科师生投身畜牧生产一线,助力福建乡村振兴。
三、“立项活动”做法
(一)强内涵提质量,育训结合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发挥党支部建在教研室的优势,教工第一党支部联合教研室教师针对传统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无法对接完整的产业链,难以满足乡村振兴对畜牧技能人才的需求的现象。深入行业企业广泛调研,不断研究和探索高职畜牧兽医人才培育的目标和路径,创新实施“创业导向-岗位轮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提升育人成效,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畜牧兽医技术技能人才。近三年,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98%,专业对口率90%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95%以上,均居学校前列。毕业生在乡村一线勇于投身脱贫攻坚,在乡村振兴中担当作为。如高光健同学获福建省“脱贫攻坚记大功”奖励,李朝潘同学被农业农村部评为第二届“互联网+农技推广”服务之星,傅桥同学赓续红色血脉、组织“十八乡合作社”带领乡亲共同富裕等。同时,培育出何玲玲等技术能手、黄志翔等创业能手、李琦峰等企业骨干、陈进等基层畜牧兽医站站长、林少鹏等三支一扶优秀人才200余名。学生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被省畜牧业协会誉为“人才摇篮、行业支柱”,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 项,福建省级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2项。

何玲玲获“福建省五一巾帼标兵” 王艳妮获“福建省农业福建省农业技术能手”

“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省畜牧业协会授牌

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获一等奖2项
2. 构建“135N”培训体系,服务乡村人才振兴。教工第一党支部为了适应乡村畜牧人才需求,主动采取育训结合、多类拓展的培训模式,构建了“1目标3对象5方式N模块”的培训体系:即以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为目标,面向新型职业农民、养殖企业员工及有意愿从事畜牧行业人员三方需求,开展线上、线下,集中、分散与现场指导等五种方式,根据各类人员、各自条件和个人意愿实施生态养鸡、养兔、养羊及开设宠物门店等多种模块的创新创业人才培训体系。利用学校现代畜牧虚拟仿真、智慧畜牧中心等网络资源和生产性实践基地条件,组织结构化教师团队,采取个性化灵活培训的模式,方法上因材施教,内容上按需组合,培养了一大批能够带领农民干、帮助农民干和自己创业干的创新创业型乡村振兴急需人才。近三年,支部党员依托学校省级农业农村人才培训基地,持续开展高素质农民(畜牧兽医专业)培训,组织或应邀培训企业员工及基层畜牧兽医技术员,累计培训7900余人次。畜牧兽医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事迹入选农业农村部典型案例。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班

畜牧兽医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事迹入选农业农村部典型案例
(二)搭平台重服务,产教融合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1、强化平台建设,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教工第一支部依据党员教师技术专长,采取分工协作、组团服务,较好地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一是开展检测技术服务。依托本院建有的“福州市动物繁育行业技术创新中心”平台,完善平台建设,为企业开展公猪精液品质精细监测、种猪功能基因检测等服务。三年来,为企业监测测公猪精液2000余头份,功能基因检测6000余头,为种猪企业良种选育发挥积极作用。二是投身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发挥支部2位教授兼任福建省现代农业(生猪、家禽)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作用,带领团队深入养殖企业(户),从场址布局到饲养技术、饲料配制到繁殖育种、疫病防控到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指导企业技术改造,帮助企业转型升级。近年来,指导帮助6家企业入选表国家核心育种场,200余家企业入选国家和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有力推动我省畜牧企业转型升级。


专家团队深入养殖企业服务

指导帮助企业入选国家核心育种场
2、开展送技入户,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支部积极响应上级号召,采取党员带教师,选派科技特派员、组织助农小分队、共建科技工作站等方式,主动参与科技下乡、送技入户,全力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福建省科技特派员黄晶老师带领支部成员针对漳州龙豪公司及专业户豪猪养殖缺乏规范饲料配方,生产水平长期低下问题,扎根一线开展配方调制与饲养试验,成功研制出健康高效饲料配方;2022年带领支部成员与福清市狮王生物科技进行联合攻关,经过10余次设计与饲养改良,成功研发出新型宠物饲粮,受到宠物饲主青睐及企业称赞。此外支部还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先后在龙岩、南平等地建立“科技工作站”5家,帮扶32个村、152家养殖户实现技术提升。

豪猪养殖现场试验 帮助企业产品研发

“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科技工作站”签约仪式
(三)抓种源求突破,创新保护助力乡村种业振兴
1、联合龙头企业,开展种猪分子育种。充分发挥学院专业优势,联合畜牧龙头企业,实施党建共建、业务共促,打造特色鲜明的社会服务品牌。教工第一党支部联合福建首家国家级核心育种场——福建永诚农牧科技集团,围绕企业核心种群杜洛克品种开展综合选育。团队先后承担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抗腹泻杜洛克新品系选育与技术研究”、福建省跨越计划项目“抗腹泻杜洛克新品系选育与推广”、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生猪良种繁育(种公猪站)工程”及福州市动物繁育行业技术创新中心平台项目“种猪多功能基因组合选育与应用研究”等,实施种猪选育联合攻关。项目实施后,种猪生长速度降低9天,有利基因频率提高30%。种猪销售翻6倍、销售范围遍及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企业累计增加经济效益9979万元,每年为社会增加收益7.95亿元。项目获福建省畜牧兽医科技奖一等奖。
福建省畜牧兽医科技奖一等奖
3. 融入国家战略,助力乡村种业振兴。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的指示精神,教工第一党支部积极投身国家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行动。受福建省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办公室遴选、推荐,团队先后承担“福建省福州市等5个设区市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数据梳理与核实”及“福建猪品种系统调查与精准测定”项目。并分别与农业农村部种业司、福建省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办公室签订项目协议,并获中央财政支持66.5万元。为此,教工第一支部教师党员带领学生支部学生党员累计100余人次,先后深入上杭、莆田、顺昌、浦城及福安等地,行程近万公里,对6个福建地方猪种进行全面普查,开展生长发育、屠宰性能和肉质测定,圆满完成各品种的资源普查、系统调查与精准测定任务,向农业农村部种业司和省普查办递交“福建地方猪调查报告”。

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
2024年3月,受福建省农业农村厅指派,支部团队再次作为福建地方猪遗传资源抢救性保护的技术支持团队,承担福建地方猪“遗传背景分析和遗传物质采集保存”重大专项任务,并获省财政“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300万元经费支持。此项目的实施,将在做好濒危猪种活体保种的基础上,构建各地方猪的遗传系谱,采集保存冻精和体细胞,建立福建地方猪种质资源库,为福建地方猪种的保护性开发提供技术支撑,助力福建种业振兴。

承担福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项目
四、“立项活动”成效
1.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破解“两张皮”问题。自项目开展以来,教工第一党支部统筹谋划,实施“党建+”系列活动,将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有机融合,协同推进,有效解决了教工党支部党建工作与业务融合度浅,抓党建与抓业务相互扯皮的问题。
2.党员教师业务能力 得到提升,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得到加强。项目通过整合资源、改革创新,采取师带徒、老师带学生,支部党员团队合作、协同作战的方式,党员教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能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品德得到了锤炼,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也得到明显加强。
3.助力乡村振兴取得明显成效 学院繁育团队品牌效应日渐显现。支部围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直面福建畜牧行业发展痛点,回应社会关切,把握高职教育面向基层、重在应用的办学特点,发挥党员教师专业特长,在畜牧人才培养、企业技术服务和助力种业振兴上取得明显成效,得到政府主管部门和畜牧业界的首肯,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展现了福农亮点。
总之,动物科技学院教职工第一党支部围绕“助力乡村振兴”开展支部立项活动,通过强内涵、搭平台、抓种源,有效促进党建业务双融合,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了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助力福建乡村振兴。
五、佐证材料(点击链接可查看)
1.高光健同学获福建省“脱贫攻坚记大功”。
【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给予事业单位集体和个人脱贫攻坚记大功奖励的决定。
http://rst.fj.gov.cn/zw/rsrc/202103/t20210312_5547617.htm
2.李朝潘同学被农业农村部评为第二届“互联网+农技推广”服务之星。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关于公布第二届“互联网+农技推广”服务之星名单的通知。
http://www.moa.gov.cn/govpublic/KJJYS/202201/t20220126_6387717.htm
3.傅桥同学赓续红色血脉、组织“十八乡合作社”带领乡亲共同富裕。
【东方烟草网】做强十八乡合作社。
https://www.eastobacco.com/ty/content/2024-02/27/content_1211933.html
4.林少鹏同学回乡成功创业。
【台海网】漳州大学生:回归乡野,实现创业梦想。
http://www.taihainet.com/news/fujian/yghx/2020-07-08/2403331.html
5.学院与长汀县签约科技工作站。
【中国福建三农网】“校地”签约 打造乡村振兴长汀样板。
http://www.fujiansannong.com/info/94316